新加坡学生对中国印象的变化

编辑:天天培训 人气:50
原标题: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在变化

2020年01月02日10:21  来源:中国教育报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教育在行动系列报道

  新加坡科思达孔子课堂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近年组织在汉语水平考试(HSK)中表现很好的中学生参加冬令营,到中国游学。在西安兴庆公园,看到很多老人在跳广场舞,学生们觉得很有意思。“这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我要到中国来养老。”一名学生这样说。
  科思达孔子课堂主任陈琪介绍,近两年来,冬令营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在发生变化。“以前的学生觉得中国有很多地方没有新加坡好,这两年学生回来说,中国很多地方已经比新加坡先进了,他们要重新思考人生目标。”陈琪说,“希望这些孩子更了解现实中真实的中国,而不是一些媒体报道中的中国。”来新加坡前,陈琪在江南大学经济管理系任教8年。
  2012年4月,新加坡科思达教育集团与中国孔子学院总部联合设立科思达孔子课堂。这是一家独立的孔子课堂,没有中方合作单位,在全球孔子课堂中有些“特立独行”。据国家汉办信息,新加坡还设有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新加坡孔子学校。
  相较于其他孔子课堂,科思达孔子课堂更偏重于语言和考试,以考试带动汉语比赛活动、教师培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等。
  当前,科思达孔子课堂承办的汉语考试有汉语水平考试(HSK)、新中小学生汉语考试(YCT)、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等。商务汉语考试和新中小学生汉语考试的全球首考,是由科思达教育集团承办。
  关于汉语考试,新加坡有不少佳话。陈琪还记得,2010年的汉语水平考试中,来了一家三口。从事会计行业的父亲许瑞典,带着读中学的儿子许恩涵、读小学的女儿许恩惠同堂考试。许瑞典初中毕业后就不再使用汉语,为了辅导孩子的华文作业,他2004年开始读汉语水平考试预备班,并参加考试。看到那些方块字,犹如老友再现。
  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新一代已经很少有从中国移民来的老一辈对汉语的那种情怀,而更倾向于把汉语当作交际工具。“但是家长层面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许瑞典带孩子来考试,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要让孩子对华文更有信心”。
  社会需求是汉语教育的重要根基。新加坡的政府官员如果被派去中国工作,或者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大都需要报考汉语水平考试。自2008年开始,每年有50到100位官员报考。在新加坡的中国企业约8000家,中新之间商贸、文化等交流频繁,汉语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华语言文化。
  优质的汉语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科思达孔子课堂通过在新加坡承办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语教师培训和成长。近年来,这一考试的总体情况在发生变化。“之前是与华文教学相关的人士,比如中文系或教育系的人报考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从201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报考。当然,我们一直在鼓励非专业人士报考。只要是汉语为母语的人考到这张证书,就有机会在当地教汉语。”考取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可以到新加坡的国际学校等机构去应聘教职。
  到目前为止,新加坡是国际汉语教师证书海外报考人数最多的国家。“无论是孔子学院,还是孔子学校、孔子课堂,本身的使命就是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帮助中国走向世界。”陈琪说。
  (采访:雷振海 赵小雅 杨桂青 施久铭 张以瑾 执笔:杨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