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2日16:49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3月30日,中国法律史学会、道家法家与法律文化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中原法律文化研讨会在河南新郑召开。研讨会由河南大学法学院执行院长岳红强主持。
开幕式上,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杨萌芽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详细介绍了河南大学法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未来与各位专家学者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法治文化的建设和法律意识的提升。
道家法家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晓耕认为,“老家河南”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法律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土壤。他期待未来能与河南大学法学院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共同挖掘和传承新郑珍贵的文化遗产,推动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迈向新的台阶。
郑州市郑东新区法律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昌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新郑丰富的法学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对未来持续开办法律文化研讨论坛及活动的美好愿景。
研讨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华侨大学法学院教授范忠信,中国法律史学会原执行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健,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宋四辈等从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法家群体的理论与实践、河南律学家的源流、法家思想在汉以后的存在形态、法家思想在传统司法文化中的体现以及法家精神的现代化转化路径等方面作了报告。
第二阶段,与会学者就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研究》进行开题论证。该课题首席专家、河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郝铁川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核心思路。
他表示,本课题基于“两个赋予”展开研究,明确了“优秀”及“转化发展”标准的课题核心,采用了“以今鉴古”思路。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结合意义非凡,既让传统法律文化重焕生机,也使法治现代化凸显中国特色,并提出了“基本继承”“抽象继承”“旧词新解”等转化方法。本课题的贡献旨在创造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为全球法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据悉,本次研讨会邀请来自河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务印书馆、中国政法大学、华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全国高校的30多名学者,以及郑州市郑东新区法律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成员以及郑州市法律行业人员参加,会议主题为“法家思想与法律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