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学院AI赋能三阶一环智慧教学新范式

编辑:天天培训 人气:2
原标题:许昌学院:AI赋能“三阶一环”智慧教学新范式 重塑高质量应用型课堂

2025年10月27日16:48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当教育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传统课堂如何实现智慧转型?许昌学院在电类课程教学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通过构建AI深度赋能的“3+3+1”智慧教学模式,实现了从“整齐划一”到“个性化定制”的教学革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本。

破局之道:从“技术赋能”到“流程再造”的智慧变革

面对规模化培养与个性化指导难以兼顾的痛点,2022年起,许昌学院电类课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开启了一场深刻的课堂革命。“智慧教学不是简单地将课件数字化,而是要用数据库重构教学全流程。”项目负责人表示。该模式以新形态教材、智慧树平台和AI辅助工具为三大技术支柱,构建起“智慧预习、智慧课堂、智慧提升”三阶递进的教学新流程,并通过智慧评价实现教学闭环,形成了“技术—过程—评价”全链条智慧教学模型。

这一变革直击传统教学要害:当AI能够实现精准学情分析,教学就能从“统一漫灌”走向“精准滴灌”。在智慧预习阶段,系统通过“智慧导学—智慧推送—智慧研判”三层递进,为每个学生生成个性化预习方案;智慧课堂构建“智慧设问—智慧讲解—智慧创设—智慧点评”四环节教学链,教师依托实时数据精准决策,AI助教提供即时反馈;智慧提升阶段则通过动态路径规划,实现从“共性培养”到“因材施教”的跨越。

课堂重塑:数据驱动下的教学新生态

走进《数字信号处理》的智慧课堂,传统“教师主讲”的模式已被“数据赋能的双主导”取代。在该课程的“音效处理器”项目实践中,教师基于预习数据提炼共性问题,学生通过弹幕实时参与构建“问题池”;分组实践时,AI助教为“混响功能”小组精准推送专业音效参数案例,为“加密功能”小组标记创新点并提示教师重点关注。

这种深度互动得益于完善的数据支撑体系。智慧评价构建了“教师—学生—AI”多元评价机制,通过全过程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精准诊断学生在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差异,并自动推送针对性改进资源,实现“评价—诊断—提升”的完整闭环。

成效显著:从“教得有效”到“学得高效”的质量跃升

经过三年实践,这场智慧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学习满意度达到98.2%,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竞技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获奖70余项,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扎实锻炼。教师团队借助智能工具聚焦教学创新,成功建成1门国家级、2门省级一流课程,1个省级黄大年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打造了数字化转型的亮眼名片。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课堂之外。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能力,在项目实践中展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音效处理器”项目为例,学生自主完成从MATLAB仿真到硬件实物的全流程开发,项目报告显示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掌握度提升至92%。“现在我们会主动查阅文献、调试参数,就像真正的工程师一样。”202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宋同学表示。这种转变印证了智慧教学模式的核心价值:当教学真正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和实践能力自然得到全面提升。

未来展望:智慧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

展望未来,许昌学院电类课程将继续完善这一智慧教学模式,通过对接产业标准、融合跨学科项目,构建持续优化的育人生态。同时,改革经验已在4所同类院校推广应用,为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范式。

从技术赋能到流程再造,从课堂变革到生态重塑,许昌学院用实践证明了智慧教学的巨大潜力。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量身定制的学习体验,每位教师都能成为智慧教育的引领者,共同书写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篇章。(周雅  王安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