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时间:2025-07-11 09:24: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阿妮尔)人工智能学院教授詹德川主讲“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历史和进展”;文学院教授孙书磊主讲“昆曲为何能够位列首批世界‘非遗’榜首”;物理学院教授梁彬主讲“这一‘声’穿越千年:从天然声学材料到人工声学材料”……南京大学“诚计划”系列直播以每周1期的频率稳定开展,让校内校外众多学习者指尖轻点,就能在“在线课桌”上自主学习,在各类高品质学术讲座中提升自我。
“诚计划”是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联合校友总会于2022年推出的“校友终身学习辅助计划”,由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及国家级领军人才组成的顶尖学者团队,以南大故事、国家战略、学科前沿、行业动态、科学与人文素养等为主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目前,“诚计划”已开展156期,成为南京大学面对全体社会公众开放的大型直播讲座品牌,参与学习人次超60万。
“我们积极探索数字赋能终身教育路径,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构建覆盖广泛、资源优质、模式多样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韩顺平说。学院以南京大学20余年网络教育沉淀数据为资源池,加强数据挖掘、激发数据要素活力,努力构建线上线下相互交叉融通、数据驱动的精准高效的学习生态。
据介绍,2020年底至今,南京大学自主研发“暾学堂”智慧学习平台,通过专题、课程、慕课、案例、讲座、短视频等形式发布1000多门线上课程资源,开展科学普及、人文经典解读、老年教育、艺术修养等多类课程,不仅服务于南京大学师生,还面向社会公众,助力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目前,平台融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智能推荐、个性化学习路径定制,为学习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体验,已有超过12万名注册学员。
“有了高效运转的数字平台,学习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我们也可以在线了解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跟踪注册学员的学习情况,方便进一步设计和管理在线课程。”南京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闵红平介绍,数字化平台构建起开放灵活的学习路径和精准适配的支持服务体系,为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了平等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也为学院调整课程、关注学员学习情况提供参考。
此外,南京大学还以产教融合紧密服务乡村发展需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运营师”培训项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一年多来,共举办乡村振兴有关培训班20余个,培养人才近2000人次。
“南京大学将坚定不移推进数字赋能终身教育,让学习资源更丰富优质、让学习方式更灵活便捷,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贡献更多‘南大智慧’和‘南大范例’。”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