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辑:天天培训 人气:2
原标题:“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 | 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好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年09月15日12:02 | 来源:前线

编者按: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两委联合前线杂志社策划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课专题报道”。9月14日聚焦——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好中国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索·发现”“考古进行时”“考古公开课”“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化品牌吸引了广大受众走近考古、认识考古、热爱考古,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点,他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找准发挥专业特长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助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切入点,主办“国科大谷雨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引导师生切实关心文化遗产事业,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努力。“谷雨计划”通过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国科大师生及多所北京市中小学校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增长了青少年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化育人,举办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

2024年5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简称“国科大考古系”)在玉泉路校区举办了“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精心策划科技考古最新成果展示,利用珍贵的考古遗存样品与现代模拟实验直观表现现代科技在考古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前来参观的家长和同学纷纷表示大开眼界,并直呼过瘾……

以公众科学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考古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国科大考古系师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考古中的微观世界”实验室开放活动、“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大美珐琅·华彩之章”体验活动等,充分利用科技考古教学实验平台向公众传播相关知识。以中秋节、小雪等中华传统节日、节气为载体,考古系还开展了“金桂沁果壳,玉兔颂秋歌”中秋节游园会、“清酒话中秋”主题活动、“二十四节气之小雪花宴体验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在雁栖湖校区举办“模拟考古发掘”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的田野考古发掘,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考古学的魅力。系列活动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力量,通过吸引国科大师生全方位、多角度参与,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师生们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美美与共,开展妙趣横生的校外传统文化宣传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此,考古系师生走出校园,联合学校“春分工程”共同助力中小学科技节活动的顺利开展。他们先后走进海淀区锦秋学校、人大附中昌平学校、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等多所学校,在五谷、钱币、陶瓷器、石器等文物的充分展示中,在香囊制作、岩画绘制、拓片投壶等趣味活动的体验中,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与兴趣,在同学们心中播撒下科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此外,学校与兄弟高校的合作也在持续进行,如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助力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科技文化周活动,考古系师生以考古学和科技的交叉合作为亮点,为人民大学的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

名家云集,打造干货满满的学术前沿讲座

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启发师生们的创新思维,同样是“谷雨计划”项目的重要内容。考古系充分立足本系科技考古特色,每学期都邀请多位相关领域的名家学者开展考古学前沿讲座,讲座信息一经确定,项目成员即设计、制作精美海报,广而告之,以飨国科大师生。

讲座内容包罗万象、干货满满:从我国的上万年遗址到域外中世纪的王陵,从石灰、金属等材料的认知与保护到精美掐丝珐琅的收藏与研究……一场场知识盛宴开阔了师生们的视野,也推动着多学科的融合。这一系列的考古文博科普活动,推动了相关学科与知识的宣传展示,对于以科技智慧赋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长期致力于科技考古研究,在陶瓷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冶金考古、有机残留物分析等多个方向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着力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自2020年开始,考古系连续5年主办“国科大谷雨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行动”,在校内外开展各类活动50余场,服务师生两万余人次。

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将继续结合办学特点、发扬自身科技考古特色,通过举办系列考古文博科普活动,开展相关学科与知识的宣传展示工作,为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尚雪(中国科学院大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