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美国研究

编辑:天天培训 人气:4
原标题: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美国研究新探

发布时间:2025-11-19作者:孟晖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在全面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深入推进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是我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美关系更加趋于复杂多变,如何面临挑战、应对危机,为中外的美国研究学者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蔡鸿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美国研究》一书无疑为当下深入研究美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大多研究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等,但与之相比,研究美国社会的微观问题则明显不足。《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美国研究》一书重点考察了美国的种族、族裔、宗教、性别、文化、代际矛盾以及移民对美国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因素。作者曾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硕士学位和美国堪萨斯大学美国学博士学位,并长期从事美国学研究,这一学术背景使其研究不仅具备中美两国在美国研究领域里的双重视角,而且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又使其研究具有独到性和参考价值。

  该书首先回答了什么是美国研究,深入探讨了美国研究的定义和研究范畴、理论与方法,详细梳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的美国研究和全球化的美国研究,指出美国研究如同其他区域研究一样,都不能摆脱与政治的关系,都会受到认识论的影响,并接受国家知识和经济等方面的大力资助。受美国研究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全球现有400多所学院和大学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美国研究课程与学位。美国研究自创建以来,便经历了一系列内部、外部的激烈辩论和批判。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研究。这一转变旨在突破传统分析框架,从更深的层面对美国社会进行批判性反思,解读政治极化、社会冲突和外交政策的生成机理和行为逻辑。

  该书随后分别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战后“新左派”运动、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中国移民研究、多种族身份、美国妇女研究、拉美裔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研究、美国公立教育改革等多个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了美国研究的研究重点和难点,通过具体的实例,鲜活生动地展现了如何进行美国研究实操。

  除此之外,该书也围绕美国研究的学科特点进行论述,通过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案例梳理美国研究跨学科、多元化发展的历史和特点,从史学研究、数据统计和运用,到文本分析、案例分析和民族志等研究方法的使用,充分展现出美国研究交叉学科的本质和属性。同时,作者强调随着美国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美国研究已经变得更加具有跨国属性。

  《区域国别学视阈下的美国研究》一书引用的大量国外文献、原始统计数据、政府文件、信件和法律原文等第一手资料,无疑给目前从事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即重视对对象国和区域第一手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使用。尤为可贵的是该书附录了美国研究领域的核心专业术语表,并系统整理了美国历史中的重要法律和法案术语汇编,为美国研究学界提供了参考。

  该书具有双重学术意义:一方面,通过深入剖析美国本土的美国研究的学术脉络与学科特征,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范式;另一方面,该书在区域国别学视阈下为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该书的出版不仅丰富了我国区域国别学的实证研究案例,相信也会在推动我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北京外国语大学专用英语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9日 第09版 版名: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作者:孟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