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明德学校打造国防教育的新模式

编辑:天天培训 人气:2
原标题: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明德学校      “一核三色五维”打造国防教育新模式

发稿时间:2025-09-04 09:20: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明德学校扎实开展国防教育,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挖潜地方特色资源,探索创建“一核三色五维”国防教育特色育人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爱国红、橄榄绿、科技蓝”三色为基调,以“环境浸润、学科融合、三能培养、三入赋能、多方联动”为五维路径,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环境浸润

  打造立德树人“强磁场”

  学校针对青少年学生特点,构建了“2厅3廊N空间”的全方位国防教育阵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作为学校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的核心。设置少年军校专题厅、少年强国之路功能厅2个大厅,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现代国防与科技的窗口,系统展示我国国防事业发展历程;开辟3处国防教育文化长廊,张贴国防知识海报、摆放展板,让国防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深挖校内操场、文化角、多媒体教室等场地的育人功能,打造作品展示空间、技能展示空间、国防游戏活动空间等N个国防教育空间,将国防文化呈现于学校的各个角落,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国防教育的魅力,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军情怀。

  学科融合

  织就全景育人“经纬网”

  学校创设“一纳入、二结合、多渗透”模式,将国防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场景。将国防教育纳入创建特色学校总体规划,将其作为学校整体特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打造具有国防教育特色的育人品牌。国防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定期开展国防主题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知识竞答等特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崇军情怀;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定期组织学生到潍坊勇士军事拓展基地等实践场所,开展国防主题研学活动,通过“讲解观摩+情境体验”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把课堂作为国防教育的主阵地,深挖各学科蕴含的国防元素,让学生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持续接受国防教育的熏陶。思政课中,让学生聆听生动的革命故事、鲜活的报国案例;音乐课中,让学生传唱红色歌曲、军旅歌曲;语文课中,让学生学习经典红色文学,感悟和传承革命先辈精神;数学课中,让学生计算飞机速度、导弹射程等数字;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编写国防教育校本教材。

  “三能”培养

  练就迷彩青春“硬本领”

  学校聚焦技能、体能、心能“三能”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防素养和综合素质。一是锻炼技能。成立国防教育社团,组织学生开展野外生存技能培训活动,让学生逐步习得、强化、熟练掌握各种技能,如搭帐篷等。二是锤炼体能。坚持基础体能训练与军事体能训练、校内锻炼与校外锻炼“相结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制定全周期、差异化训练方案。初级训练突出趣味性、基础性,中级训练突出设置融合性、进阶性,高级训练突出挑战性、拓展性。三是淬炼心能。开展“森林不倒”“珠行千里”“一圈到底”等心理拓展训练,模拟军事压力场景,引导学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果断决策,实现学生心理素质、体魄精神、意志品质、团队意识的全面提升。

  “三入”赋能

  筑牢教师队伍“压舱石”

  学校以“三入”为抓手,全方位锻造高素质国防教育教师队伍,为培育新时代国防后备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一是知识入心。举办国防教育教师培训,持续提升教师国防教育能力。二是观念入脑。组织教师赴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国防教育、军事化拓展训练,深入学习国防知识,不断增强国防观念。三是数智入研。搭建教研平台,建立国防教育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建立线上国防教育教师交流群,分享国防教育教学资源,解答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多方联动

  画好协同育人“同心圆”

  学校以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为抓手,凝聚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资源,贯通幼儿园、小学、初中3个学段,构建全链条、全员、全方位的国防教育育人生态。结合八一建军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少先队入队仪式等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拥军热情。联合寒亭区相关部门,邀请现役军人、退伍军人、“五老”志愿者等到校担任国防教育辅导员,举办国防教育讲座,开展国防教育进家庭亲子实践、模拟军营体验等活动,累计参与师生、家长8000余人次。整合区域红色资源,引导学生每年读一本红色书籍、看一场红色电影、走一次红色之旅。

  (杨淑惠 冯晓彤 徐小艺 李俊霄)

相关阅读